汉字 | 涇 |
释义 | 涇14144![]() 音 《唐韻》:古靈切; 《集韻》《韻會》:堅靈切,𡘋音經──水名。 《說文》:水,出安定涇陽开頭山。 《書・禹貢》:涇屬渭、汭。 《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川涇、汭。 義 又,丹陽有涇水。 《前漢・地理志》【註】:涇水,出蕪湖。 義 又,交趾有涇水。 《水經注》:涇水,出龍編縣高山。 義 又,通也。 《莊子・秋水篇》:涇流之大。 【註】涇,通也,謂通流也。 義 又,州名。 《韻會》:漢武分安定郡,元魏攺涇州。 義 又,縣名。涇陽縣,屬西安府,本秦縣;涇縣,屬寧國府,本唐猷州。 𡘋見《廣輿記》。 音 又,《集韻》:棄挺切,音謦──泉也。 音 又,古定切,音徑──涇涏,直流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