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浸 |
释义 | 浸14123 古文: 𥧲![]() 音 《唐韻》《集韻》《正韻》𡘋子鴆切,音祲──漬也。 《詩・曹風》:浸彼苞稂。 義 又,潤也。 《詩・小雅》:浸彼稻田。 義 又,漸也。 《易・臨卦》:剛浸而長。 義 又,沒也。 《史記・趙世家》:城不浸者三版。 義 又,涵也、沈也,澤之總名也。 《莊子・逍遙遊》:大浸稽天。 《周禮・夏官・職方氏》:揚州其浸五湖。 義 又,通作湛。 《禮・內則》:湛諸美酒。 音 又,《廣韻》:七林切; 《集韻》:千尋切,𡘋音侵──浸淫,漸漬也。 王褒〈洞簫賦〉:浸淫叔子遠其類。 義 或作濅、寖。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