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鑪 |
释义 | 鑪34114![]() 音 《唐韻》:洛乎切; 《集韻》《正韻》:龍都切; 《韻會》:籠都切,𡘋音盧。 《說文》:方鑪也。徐鉉曰:今俗別作爐,非。 《廣韻》:火牀。 《韻會》:一曰火函。 《左傳・定三年》:邾莊公廢于鑪炭。 《周禮・天官・宮人》:共鑪炭。 《前漢・賈誼傳》:天地爲鑪,造化爲工,隂陽爲炭,萬物爲銅。 音 又,《正韻》:酒器。 義 又,酒肆。 《史記・司馬相如傳》:令文君當鑪。 【註】韋昭曰:鑪,酒肆也。以土爲墮,邊高似鑪。 義 又,鉀鑪,箭名。見前鉀字註。 義 又,《韻會》:熏器。或作爐。 《漢官典職》:尚書郎給女使執香爐。 音 又,與「鑢」通。 《左傳・定四年》:鑪金初宦于子期氏。 【釋文】鑪,本又作鑢,金名──音慮。 卷別:考證・戌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779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6 頁,第 9 字 【考證】① 《左傳・定四年》鑪,金初官于子期氏。謹照原文,「初官」改「初宦」。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