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鑠 |
释义 | 鑠34100![]() 音 《唐韻》:書藥切; 《集韻》《韻會》《正韻》:式灼切,𡘋音爍。 《說文》:銷也。 《孟子》:非由外鑠我也。 《史記・張儀傳》:衆口鑠金。 義 又,《爾雅・釋詁》:美也。 《詩・周頌》:於鑠王師。 【傳】鑠,美也。 《史記・李斯傳》:鑠金百鎰。 【註】《索隱》曰:鑠,美也。 義 又,《方言》:摩也。 義 又,《後漢・馬援傳》:矍鑠哉是翁也。 【註】矍鑠,勇貌。 義 又,好目也。 《方言》:宋衞韓鄭之閒曰鑠。 【註】言光明也。 義 又,何晏〈景福殿賦〉: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 【註】皆謂光顯昭明也。 音 又,《集韻》或作燿。 《前漢・藝文志》:燿金爲刃。 音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烙也。 《莊子・胠篋篇》:鑠絕竽瑟。 義 又,一曰銷也。 音 又,《集韻》:狼狄切,音秝──鼎屬也。本作䰛。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