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箛 |
释义 | 箛21328![]() 音 《廣韻》:古胡切; 《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𡘋音孤──竹名。 張衡〈南都賦〉:其竹則 ![]() 戴凱之《竹譜》:箛𥬲竹生于漢陽,時獻以爲輅馬策。 義 又,古吹器也。 晉先《蠶儀註》:車駕住吹小箛,發吹大箛──箛卽笳也。 應劭《鹵簿圖》有騎執箛,其始以笳管,後皆以銅作器,其聲如觱篥。 《通雅》:唐之銅角,卽其遺也。仗有大鼓長鳴──長鳴,今之號通也,口圓而長如竹筩,一尺五寸;又有小柄空管,從筩中抽出吹之。晉有鳴葭──葭卽笳。 義 又,吹鞭也。 《篇海》:蓋于鞭上作孔,馬上吹之。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