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柳 |
释义 | 柳11674 古文: 丣 𣓠![]()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力九切,留上聲。 《說文》:小楊也。本作桺,从木,丣聲。 《𡌨雅》:柔脆易生,與楊同類,縱橫顚倒植之皆生。 義 又,柳谷,日入處。 《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徐廣云:柳谷。 宋祁《筆記》:古文卯本柳字,後借爲辰卯之卯;北本別字,後借爲西北之北。虞翻笑鄭元不識古文,以卯爲昧,訓北曰北,猶別也。 義 又,星名。 《爾雅・釋天》:咮謂之柳。 義 又,車也。服虔曰:東郡謂廣轍車爲柳。李奇曰:大牛車爲柳。鄧展曰:喪車爲柳。 義 又,《爾雅・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徵謂之迭,羽謂之柳。 義 又,侯國名。 《前漢・地理志》:屬渤海郡。 又,姓。 《姓譜》:魯子展之後,食邑于柳,遂以爲氏。 【按】楊柳一物二種,《毛詩》分而言之者,〈齊風〉折柳樊圃,〈陳風〉東門之楊是也;合而言之者,〈小雅〉楊柳依依是也。 《本草》云: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 《正字通》據古詩南楊北有柳分爲二,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