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柱 |
释义 | 柱11672![]() 音 《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 《集韻》:重主切,𡘋除上聲。 《說文》:楹也。 《廣雅》:楹謂之柱。 《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爲柱。 義 又,底柱,山名。 《書・禹貢》:東至于底柱。 義 又,上柱國、柱下史,皆官名。 《戰國策》:爵爲執珪,官爲柱國。 《漢官儀》:侍御史爲柱下史。 義 又,《前漢・禮樂志》:柱工員二人。 【註】柱工主箏瑟之柱。 義 又,應劭曰:柱下史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爲柱也。 蔡邕《獨斷》:柱後惠文冠。 音 又,《唐韻》:知庾切; 《集韻》《正韻》:冢庾切,𡘋音主──柱夫,草名。 《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音 又,《集韻》《類篇》《韻會》𡘋株遇切,音駐──與「拄」通,掌也、刺也。 《前漢・朱雲傳》:連柱五鹿君。 義 又,枝柱曰柱。 韓愈〈王適墓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