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柯 |
释义 | 柯11670![]() 音 《唐韻》:古俄切; 《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𡘋音歌。 《說文》:斧柄也。 《詩・豳風》: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周禮・冬官・考工記》:柯長三尺。 義 又,《倉頡篇》:柯屬槍梢也。 義 又,《爾雅・釋詁》:柯,法也。 義 又,枝也。 謝靈運〈鄴中集〉詩:傾柯引弱枝。 義 又,草莖也。 張衡〈西京賦〉:濯靈芝以朱柯。 義 又,《方言》:盂謂之柯。 義 又,木名。 《廣志》:柯木出廣南山谷閒,波斯家用爲船舫。 義 又,齊地名。 《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盟于柯。 義 又,姓。 《韻會》:吳公子柯隆之後。 音 又,叶于希切,音衣。 《黃庭經》:丹靑紫條翠靈柯,七𬎼玉籥閑兩扉。 卷別:考證・辰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293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1 頁,第 6 字 【考證】① 《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于柯。謹照原文,「于柯」上增「盟」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