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咆 |
释义 | 咆02759![]() 音 《唐韻》:薄交切; 《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𡘋音庖。 《說文》:嘷也。 《玉篇》:咆哮也。 《廣韻》:咆哮,熊虎聲。 《淮南子・覽冥訓》:虎豹襲穴而不敢咆。 義 又,潘岳〈西征賦〉:出申威於河外,何猛氣之咆勃。 【註】怒貌。 義 又,與「炰」通。炰烋,一作咆咻。 左思〈魏都賦〉:吞滅咆咻。 音 又,《集韻》:皮敎切,音皰──獸呼。 音 又,叶蒲侯切,音裒。 劉楨〈魯都賦〉:畫藏宵行,俯仰哮咆;禽獸𥨥怖,失偶藏儔。 義 《集韻》或作𡂘、𠿙。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