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呰 |
释义 | 呰02727![]() 音 《唐韻》:將此切; 《集韻》《韻會》:蔣氏切,𡘋音紫。 《說文》:苛也。 義 又,《玉篇》:口毀也。 《正韻》:通作訾。 音 又,《爾雅・釋詁》:呰、已,此也。 【註】呰、已,皆方俗異語。 【疏】呰、已與此,皆音相近,故得爲此也。 義 又,弱也。 《史記・貨殖傳》:地勢饒食,無饑饉之患,以故呰窳。 【註】徐廣曰:呰窳,苟且惰嬾之謂也。應劭曰:呰,弱也。 音 又,《集韻》:才支切,音疵──亦苛也。 義 又,瑕也。 《前漢・敘傳》:閹尹之呰,穢我明德。 【註】呰與疵同。 《集韻》或作啙。 音 又,《韻會》:卽移切,音貲──此也。 音 又,《集韻》:資昔切,音積──義同。 音 又,思計切──與些同,語辭。 音 又,四箇切,娑去聲──亦與些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