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呀 |
释义 | 呀02682![]() 音 《唐韻》:許加切; 《集韻》《韻會》《正韻》:虛加切,𡘋音岈。 《說文》:張口貌。 韓愈〈月蝕〉詩:如口開呀呀。 音 又,谽呀,谷空貌。 《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谽呀豁閜。 【註】㵎谷之形容也。呀,呼加反。 義 又,《玉篇》:大空貌。 班固〈西都賦〉:呀周池而成淵。 音 又,《廣韻》:五加切; 《正韻》:牛加切,𡘋音牙。 《廣韻》:吧呀。 韓愈〈月蝕〉詩:牙角何呀呀。 【按】韓愈〈月蝕〉詩如口開呀呀,或攺作齖齖,因避重韻也,不知《唐韻》九麻中呀字兩見,音義各別,《韓詩》𡘋非重韻。 《集韻》《類篇》刪五加切一音,非。 音 又,叶虎何切,音呵。 韓愈〈東方朔雜事〉詩:王母聞以笑,衞官助呀呀;不知萬萬人,生身埋泥沙。沙叶音娑。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