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吾 |
释义 | 吾02678 古文: 𠮣 部首:口 筆畫:4 總筆畫:7注音:ㄨˊ,ㄩˊ,ㄧㄚˊ拼音:wú, yú, yá卷別:丑集・上卷武英殿刻本:第 417 頁,第 6 字同文書局本:第 180 頁,第 3 字標點整理本:第 107 頁,第 12 字 音 《唐韻》:五乎切; 《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𡘋音梧。 《說文》:我自稱也。 《爾雅・釋詁》:吾,我也。 《左傳・桓六年》: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 《楚辭・九章》【註】:朱子曰:此篇多以余吾𡘋稱,詳其文意,余平而吾倨也。 又,《廣韻》:御也,執金吾,官名。 《前漢・百官公卿表》:中尉,秦官,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 【註】師古曰: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以名官。 又,《後漢・百官志》:執金吾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繞行宮外,及主兵器。吾猶禦也。 【註】應劭曰:執金革以禦非常。 音 又,《集韻》:棒名。 《古今注》:金吾,車輻棒也。漢官執金吾,吾,止也,執金革禦非常也;以銅爲之,黃金塗兩末謂之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 【按】顏應二說及《古今注》凡三義,各不相同,今𡘋存之。 義 又,昆吾,國名。 《詩・商頌・長發》:韋顧既伐,昆吾夏桀。 【箋】韋,豕韋,彭姓也;顧、昆吾,皆己姓也。 義 又,地名。 《前漢・揚雄傳》:武帝廣開上林,南至宜春鼎湖,御宿昆吾。 【註】晉灼曰:昆吾,地名,有亭。 義 又,鍾吾,國名。漢爲司吾縣。 《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子燭庸奔鍾吾。 《前漢・地理志》:東海郡司吾縣。 音 又,番吾,番音蒲,卽漢蒲吾縣。 《史記・蘇秦傳》:秦甲渡河踰漳,據番吾。 【註】徐廣曰:常山有蒲吾縣。 《正義》曰:疑古番吾公邑也。 義 又,余吾、蠡吾、朱吾、已吾,皆縣名。 《前漢・地理志》:上黨郡余吾縣,涿郡蠡吾縣,日南郡朱吾縣。 《後漢・郡國志》:陳留郡已吾縣。 義 又,伊吾,地名。 《後漢・西域傳》:伊吾,舊膏腴之地。 義 又,余吾,水名。 《前漢・匈奴傳》:北橋余吾。 【註】師古曰:於余吾水上作橋。 義 又,《正字通》:伊吾,除哦聲,亦作咿唔。 義 又,姓。 《廣韻》:漢有廣陵令吾扈。 又,複姓。五氏、徐吾以鄕爲氏,鍾吾、昆吾以國爲氏。由吾,由余之後。 又,古有肩吾子,隱者。 義 又,《正字通》:借爲支吾,與枝梧通。 音 又,《集韻》《類篇》𡘋牛居切,音魚。 〈晉語〉:暇豫之吾吾。 【註】吾讀如魚──吾吾,不敢自親之貌。 義 又,山名。 《史記・河渠書》:功無已時兮吾山平。 【註】徐廣曰:東郡東阿有魚山,或者是乎。 音 又,《廣韻》:五加切; 《集韻》:牛加切,𡘋音牙──允吾,縣名。 《前漢・地理志》:金城郡允吾縣。 【註】應劭曰:允吾,音鈆牙。 義 又,《讀書通》:童通作吾。 《管子・海王篇》:吾子食鹽二升少半。 【註】吾子,謂小男小女也。 《正字通》:古本《管子》作童。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