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向 |
释义 | 向02613 部首:口 筆畫:3 總筆畫:6注音:ㄒㄧㄤˋ,ㄕㄤˋ,ㄒㄧㄤˇ拼音:xiànɡ, shànɡ, xiǎnɡ卷別:丑集・上卷武英殿刻本:第 409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76 頁,第 4 字標點整理本:第 104 頁,第 3 字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許亮切,音蠁。 《說文》:北出牖也,从宀、从口。 【註】牖所以通人气,故从口。 《玉篇》:窻也。 《詩・豳風》:塞向墐戸。 【傳】北出牖也。 【疏】〈士虞禮〉註云:嚮牖一名也。北爲寒之備,不塞南窻,故云北出牖也。 《廣韻》:嚮與「向」通用。 《集韻》亦作𤖽,《正韻》亦作鄕。 《禮・明堂位》:刮楹、達鄕。 【按】〈明堂位〉【註】:鄕謂夾戸窻也,每室八窻,爲四達,則凡牖皆名鄕,不獨北出牖矣。 義 又,《廣韻》:對也。 《戰國策》:西向事秦。 《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嘆。 義 又,或作嚮。 《易・說卦》:嚮明而治。 義 亦作鄕。 《禮・明堂位》:南鄕而立。 音 又,《集韻》:趣也。 義 又,《韻會》:救也。 義 又,昔也。 《莊子・寓言篇》:若向也俯,而今也仰。 義 亦通作鄕。 《論語》:鄕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 音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式亮切,音餉。 《廣韻》:姓也。 《左傳・成五年》:諸侯謀復會,宋公使向爲人辭以子靈之難。 【釋文】向,舒亮反。 義 又,《玉篇》:地名。 《詩・小雅》:皇父孔聖,作都于向。 【註】向在東都畿內,今孟州河陽縣。 《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向。 【註】軹縣西有地名向上。 〈襄十一年〉:諸侯會于北林,師于向。 【註】在𩒛川長社縣東北。 《後漢・郡國志》:𩒛川郡有向鄕。 音 又,《集韻》:國名。 《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 【註】向,小國也,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 《史記》,褚少孫補〈三皇紀〉:怡、向、申、莒,皆姜姓之後,漢爲縣。 《前漢・地理志》:沛郡向縣。 【註】向,故國,姜姓,炎帝後。 音 又,《集韻》《正韻》𡘋許兩切,音嚮。 《集韻》:人字。 《左傳・襄十一年》:晉侯使叔肸吿于諸侯。 【註】叔肸,叔向也。 【釋文】向,許文反。 《前漢・𠛬法志》作叔嚮,顏師古音許兩反。 音 又,《正韻》:古文嚮字。註詳十六畫。 卷別:考證・丑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90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1 頁,第 4 字 【考證】① 《左傳・襄十一年》晉侯使叔肹告于諸侯。 【註】叔肹,叔向也。謹照原文,兩「肹」字𠀤改「肸」。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