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殳 |
释义 | 殳13382 古文: 杸![]() 音 《唐韻》:市朱切; 《集韻》《韻會》:慵朱切; 《正韻》:尚朱切,𡘋音殊。 《說文》:以杸殊人也。 義 又,兵器。 《周禮・夏官・司兵掌五兵》【註】: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 《釋名》:殳,殊也,長一丈二尺,無刃,有所撞挃於車上,使殊離也。 《正義》曰:〈考工記〉:殳長尋有四尺,八尺曰尋,是丈二也;冶氏爲戈戟之屬,不言殳刃,是無刃也。 《詩・衞風》:伯也執殳,爲王前驅。 義 又,戟柄之別名。 《方言》:三刃枝,南楚宛郢謂之匽戟,其柄自關而西謂之柲,或謂之殳。 義 又,書法名。 《前漢・藝文志》:八體六板。韋昭曰:八體,六曰殳書。 歐陽詢《書法》:殳書者,伯氏所職,文記笏,武記殳,因而制之。 《說文・序》:七曰殳書。徐鍇註:殳體八觚,隨其勢而書之,故八體有殳書。 義 又,姓。 義 又,打穀之架曰攝殳。 《方言》:僉,宋衞之閒謂之攝殳。 【註】僉,今連架,所以打穀者。 音 从几,几音殊──鳥短羽也。與几案之几別。 義 又,與𠬛別。 《佩觽集》:殳,示朱翻──戈殳也;𠬛,莫勿翻──沈也。 卷別:考證・辰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342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3 頁,第 33 字 【考證】① 《釋名》殳,殊也。長一丈二尺,無刃,有所撞挃於軍上。謹照原文,「軍上」改「車上」。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