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寢 |
释义 | 寢05607 古文: 𡨦 𡫒 寑![]() 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七稔切,侵上聲。 《說文》:臥也。 《詩・小雅》:乃寢乃興。 《論語》:宰予晝寢。 義 又,《廣韻》:堂室也。 《爾雅・釋宮》:無東西廂有室曰寢。周制,王公六寢,路寢一,小寢五。路寢,治事之所;小寢,燕息之地也。 《公羊傳・莊三十二年》:路寢者何,正寢也。 義 又,寢廟。凡廟,前曰廟,後曰寢。 《詩・小雅》:奕奕寢廟,君子作之。 〈商頌〉:寢成孔安。 【註】廟中之寢,所以安神也。 義 又,陵寢。 《史記・樂書》:三代以前,未有墓祭。至秦始出寢,起於墓側。漢因秦制,上陵皆有園寢。 義 又,凡居室皆曰寢。 《禮・王制》:庶人祭於寢。 義 又,息也。 《前漢・𠛬法志》:兵寢𠛬措。 《唐書・裴度傳》:汲黯在朝,淮南寢謀。 義 又,寢丘,縣名,在汝南。 《前漢・地理志》:【應劭註】叔敖子所邑之地,後更名固始。 音 又,叶衣檢切,音揜。 《詩・小雅》「乃安斯寢」,叶上簟──簟音忝。 義 《集韻》亦作𡩠。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