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慶 |
释义 | 慶08644 古文: 𢞢 𢙎![]() 音 《唐韻》:丘竟切; 《集韻》《韻會》《正韻》:丘正切,𡘋卿去聲。 《說文》:行賀人也。 《周禮・春官・宗伯》: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 【疏】謂侯國有喜可賀,王使大夫以物慶賀之也。 又,秋官〈大行人〉:賀慶以贊諸侯之喜是也。 義 又,善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 【正義】天子有善事也。 《詩・大雅》:則篤其慶。 【毛傳】善也。 【正義】福慶爲善事,故爲善也。 義 又,休也。 《禮・月令》:行慶施惠。 【註】慶謂休其善也。休,美也。 義 又,福也。 《易・履卦》:大有慶也。 《詩・小雅》:孝孫有慶。 義 又,賜也。 《詩・小雅》:是以有慶矣。 【箋】謂有慶賜之榮也。 義 又,發語詞。 揚雄〈反離騷〉:慶天悴而喪榮。 義 又,州名。隋立慶州。 義 又,姓。 《左傳》:齊慶封,晉慶鄭。 音 又,《集韻》《韻會》𡘋丘京切,音卿。 《易・大畜》五上兩爻【傳】:有慶也、道大行也。慶與行叶。 又,〈睽卦〉四五兩爻【傳】:志行也、往有慶也。行與慶叶。 班固〈白雉〉詩:容潔朗兮於淳精,發皓羽兮奮翹英;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長兮膺天慶。慶與精英成叶,皆庚韻也。蓋慶乃卿字去聲,轉平聲卽卿也,故卿雲亦曰慶雲。近昆山顧氏未達音韻,乃曰《易經》慶字俱讀羌音,行字俱讀杭音,此偏論也,不知《易》自有叶羌字者,未可棄慶字本聲之卿音也。 音 又,叶虛羊切,音羌──亦福也。 《易・坤卦》「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叶下殃。 《書・伊訓》「萬邦惟慶」,叶上祥。 《詩・大雅》「則篤其慶」,叶下光又。 〈小雅〉「孝孫有慶」,叶下彊。 義 从心、从久。久者,行也。吉禮以鹿皮爲贄,从鹿省,會意。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