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去 |
释义 | 去02429![]() 音 《唐韻》《集韻》《韻會》𡘋丘據切,墟去聲。 《說文》:人相違也。 《廣韻》:離也。 《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 《玉篇》:行也。 《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 義 又,棄也。 《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音 又,《唐韻》:羌舉切; 《集韻》《韻會》:口舉切; 《正韻》:丘舉切,𡘋墟上聲。 《集韻》:徹也。 義 又,藏也。 《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註】去,收藏也。 音 又,《集韻》或作弆。 《前漢・陳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 【註】弆,亦藏也。 音 又,《韻會》《正韻》𡘋丘於切,音墟──疾走。 《正字通》同驅。 《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 《左傳・僖十五年》:秦伯伐晉。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