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02408
部首 筆畫13 總筆畫15注音ㄌㄧˋ,ㄌㄞˋ,ㄌㄧㄝˋ拼音lì, lài, liè卷別:子集・下卷武英殿刻本:第 379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3 頁,第 9 字標點整理本:第 93 頁,第 14 字

  《唐韻》《集韻》《韻會》:力制切;
《正韻》:力霽切,𡘋音例。
《說文》:旱石也。从厂,蠆省聲。
【徐曰】旱石,麤悍石。
《玉篇》:磨石也。
《詩・大雅》:取厲取鍛。

  又,磨也。
《左傳・成十六年》:厲兵,秣馬。
《荀子・性惡篇》: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

  又,《說文》:嚴也。
《論語》:聽其言也厲。

  又,《廣韻》:烈也、猛也。
《禮・表記》:不厲而威。

  又,《玉篇》:危也。
《易・乾卦》:厲,无咎。

  又,《爾雅・釋詁》:厲,作也。
【註】《穀梁傳》曰:始厲樂矣。
【疏】興作也。

《方言》:厲、𠨐,爲也。甌越曰𠨐,吳曰厲。

  又,《玉篇》:虐也。
《孟子》:厲民而以自養也。

  又,《玉篇》:上也。
《詩・衞風》:在彼淇厲。
《韻會》:岸危處曰厲。

  又,《詩・衞風》:深則厲。
【註】以衣涉水,由帶以上曰厲。

  又,《周禮・秋官》司厲。
【註】犯政爲惡曰厲。

  又,《爾雅・釋天》:月在戊曰厲。
  又,《韻會》:𨢄惡也。
《莊子・天地篇》:厲之人夜半生子,恐其似己。

  又,《史記・嚴安傳》:民不夭厲。
【註】厲,病也。

  又,《前漢・儒林傳》:以厲賢才焉。
【註】師古曰:厲,勸勉之也。

  又,〈息夫躬傳〉:鷹隼橫厲。
【註】師古曰:厲,疾飛也。

  又,《正韻》:厲鬼。
《左傳・昭七年》:子產曰:鬼有所歸,乃不爲厲。

  又,《正韻》:鞶厲,帶重也。
《左傳・桓二年》:鞶、厲、斿、纓。

  又,姓。
《廣韻》:漢有魏郡太守厲溫。

  又,《集韻》《正韻》𡘋落蓋切,音賴。
《前漢・地理志》:厲鄕,故厲國也。
【註】師古曰:厲,讀曰賴。

  又,《史記・范睢傳》:漆身爲厲。
【註】厲,音賴──言以漆塗身而生瘡爲病癩。

  又,《韻會》:力孽切;
《正韻》:良薛切,𡘋音列。
《韻會》:嚴也。一曰囊垂飾。
《詩・小雅》:心之憂矣,如或結之;今兹之正,胡然厲矣。
左思〈蜀都賦〉:巴姬彈絃,漢女擊節;起西音於促柱,歌江上之𩙂厲。
【註】𩙂厲,歌聲淸越也。



卷別:考證・子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82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0 頁,第 32 字
  【考證】① 《易・乾卦》厲旡咎。謹照原文,「旡」改「无」。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