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卬 |
释义 | 卬02251![]() 音 《唐韻》:五剛切; 《集韻》:魚剛切; 《韻會》:疑剛切,𡘋諤平聲。 《說文》:我也。 《詩・邶風》:卬須我友。 《爾雅註》:卬,猶姎也。 【疏】女人稱我曰姎,由其語轉,故曰卬。 義 又,《玉篇》:卬卬,君之德也。 《詩・大雅》:顒顒卬卬。 音 又,《前漢・食貨志》:萬物卬貴。 【註】師古曰:卬,物價起──音五剛反,亦讀曰仰。 義 又,激厲也。司馬相如〈長門賦〉: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音 又,《唐韻》:魚兩切; 《集韻》:語兩切; 《正韻》:魚向切,𡘋同仰。 《說文》:望也,欲有所庶及也。 《玉篇》:待也、向也。 《荀子・議兵篇》:上足卬,則下可用。 【註】古仰字,下託上曰仰。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