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匪 |
释义 | 匪02092![]() 音 《唐韻》《集韻》《韻會》:府尾切; 《正韻》:甫尾切,𡘋非上聲。 《說文》:匪如篋。 《玉篇》:竹器方曰匪。 《廣韻》:器如竹篋。今从竹爲筐篚字。 義 又,《說文》:一曰非也。 《易・屯卦》:匪𡨥㛰媾。 義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且其匪色。 【註】匪采,貌也。 音 又,《集韻》《正韻》𡘋芳微切,音霏。 《禮・少儀》:車馬之美,匪匪翼翼。 【註】行而有文也。 音 又,《集韻》同騑。騑騑,馬行不止貌。 音 又,《正韻》:敷文切,音分。 《周禮・天官・大宰》:八曰匪頒之式。 【註】匪,分也、謂分賜羣臣也。 〈地官・廩人〉:以待國之匪頒。 【註】匪,讀爲分。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