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匕 |
释义 | 匕02037![]() 音 《唐韻》:𤰞履切; 《集韻》《韻會》:補履切; 《正韻》:補委切,𡘋音比。 《說文》:匕,相與比敘也,亦所以用取飯,一名柶。 《玉篇》:匙也。 《易・震卦》:不喪匕鬯。 《詩・小雅》:有捄棘匕。 【註】以棘爲匕,所以載鼎肉而升之于俎也。 《三國志・劉先主傳》:先生方食,失匕箸。 義 又,匕首。 《通俗文》:劒屬,其頭類匕,短而便用,故曰匕首。 《史記・吳世家》:專諸置匕首于炙魚中,以刺吳王僚。 《刺客傳》:荆軻至秦獻燕督亢地圖,圖窮而匕首見。 【註】荆軻懷數年之謀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 劉向《說苑》:尺八短劒頭似匕。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