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10833 古文: 㞺 𥎩 𥎼 𥏁
部首 筆畫7 總筆畫11注音ㄗㄨˊ,ㄘㄡˋ,ㄗㄡˋ,ㄙㄡˋ拼音zú, còu, zòu, sòu卷別:卯集・下卷武英殿刻本:第 1155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484 頁,第 3 字標點整理本:第 432 頁,第 16 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昨木切,音鑿。
《說文》:矢鋒也。束之族族也。
《類篇》:一曰从㫃,㫃所以標衆矢之所集。
又,聚也。
《書・堯典》:以親九族。
【註】高祖至玄孫之親。
《詩・周南》:振振公族。
【傳】公族,公同祖也。
《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
【註】三族,謂父子孫,人屬之正名。
《左傳・隱八年》:無駭卒,羽父請諡與族。
【疏】族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聮屬,其傍支別屬,則各自立氏。

  又,《書・堯典》:方命圯族。
【傳】族,類也。

  又,《書・泰誓》:罪人以族。
【傳】一人有罪,𠛬及父母妻子,言𠛬濫。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四閭爲族。
【註】閭二十五家,族百家。

  又,《左傳・襄八年》:謀之多族。
【註】族,家也。

  又,《爾雅・釋詁》:木族生爲灌。
【註】族,叢生。
【疏】木叢生者爲灌。

  又,《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爲。
【註】交錯聚結爲族。

  又,《集韻》:作木切,音鏃──義同。
  又,千𠋫切,音凑──與蔟同。
《前漢・律歷志》:一曰黃鐘,二曰太族。
《淮南子・泰族訓》【註】:泰言古今之道,萬物之指,族於一理,明其所謂也。

  又,《集韻》《正韻》𡘋則𠋫切,音奏──樂變也。
《前漢・嚴安傳》:調五聲,使有節族。
【註】蘇林曰:族音奏。師古曰:奏,進也。

  又,《集韻》《類篇》𡘋先奏切,音漱──嗾,或作族,使犬聲。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