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旅 |
释义 | 旅10817 古文: 𣥏 𣃨 魯 𣥐![]() 音 《唐韻》:力舉切; 《集韻》《韻會》:兩舉切,𡘋音呂。 《說文》:軍之五百人爲旅。 《書・大禹謨》:班師振旅。 【傳】師入曰振旅,言整衆。 《詩・小雅》:我師我旅。 【箋】五百人爲旅。 《周禮・地官・小司徒》:五卒爲旅。 【註】旅,五百人。 義 又,《博雅》:旅。客也。 《易・復卦》:商旅不行。 又,〈旅卦〉。 【疏】旅者,客寄之名,羈旅之稱,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謂之爲旅。 《詩・大雅》:于時廬旅。 【箋】廬舍其賓旅。 《左傳・莊二十二年》:羈旅之臣。 【註】旅,客也。 義 又,《書・禹貢》:蔡蒙旅平。 【傳】祭山曰旅。 《周禮・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 【註】大旅上帝祭於圜丘。國有故而祭,亦曰旅。 義 又,《書・牧誓》:亞旅。 【傳】亞,次也;旅,衆也。衆大夫其位次卿。 《左傳・文十五年》:請承命於亞旅。 【註】亞旅,上大夫也。 義 又,《書・旅獒》:西旅底貢厥獒。 【傳】西戎之長。 義 又,《詩・小雅》:旅力方剛。 【傳】旅,衆也。 《儀禮・士冠禮》:旅占卒。 【註】旅,衆也。 義 又,《詩・小雅》:殽核惟旅。 【傳】旅,陳也。 義 又,《詩・周頌》:侯亞侯旅。 【傳】旅,子弟也。 義 又,《周禮・天官・小宰》掌官府之徵令,四曰旅,掌官常以治數。 【註】旅,辟下士也。 義 又,《周禮・地官・司徒》:旅師。 【註】旅,猶處也。 義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權其上旅,與其下旅。 【註】上旅謂要以上,下旅謂要以下。 【疏】謂札葉爲旅者,以札衆多,故言旅。 義 又,《儀禮・鄕飮酒禮》:司正升相旅,曰:某子受酬。 【註】旅,序也。 義 又,《禮・郊特牲》:臺門而旅樹。 【註】旅,道也。 義 又,《禮・樂記》:進旅退旅。 【註】旅,猶俱也。 音 又,《後漢・光武紀》:至是野穀旅生。 【註】不因播種而生,故曰旅。今字作穭,音呂──古字通。 義 又,姓。 《前漢・功臣表》:昌平侯旅卿。 音 又,《集韻》:凌如切,音臚──陳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