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斿 |
释义 | 斿10807![]() 音 《唐韻》:以周切; 《集韻》《韻會》:夷周切,𡘋音由。 《說文》作游,旌旗之流也。 《玉篇》:斿,旌旗之末垂。或作游。 《博雅》:天子十二斿至地,諸侯九斿至軫,大夫七斿至軹,士三斿至肩。 《周禮・春官・巾車》:建大常十有二斿。 【註】大常,九旗之畫日月者,正幅爲縿,斿則屬焉。 義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致邦國之用,八曰斿貢。 【註】鄭司農云:斿貢,羽毛。康成謂:斿讀如囿游之游。斿貢,燕好、珠璣、琅玕。 義 又,與游同。 《前漢・禮樂志》:泛泛滇滇從高斿。 音 又,《集韻》《韻會》𡘋力求切,音劉──同旒。 《周禮・夏官・弁師》:諸侯之繅斿九就。 【註】每繅九成,則九旒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