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斜 |
释义 | 斜10722![]() 音 《唐韻》:似嗟切; 《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𡘋音邪。 《說文》:抒也。 《玉篇》:散也、不正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枝牚杈枒而斜據。 音 又,《集韻》《韻會》:余遮切; 《正韻》:于遮切,𡘋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 《前漢・揚雄傳》:西自褒斜。 【註】南山谷名也。 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 【註】〈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 音 又,《集韻》:時遮切,音闍──伊雅斜,單于名。 音 又,直加切,音秅──義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