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散 |
释义 | 散10520 古文: 𢻾![]() 音 《廣韻》《韻會》:蘇旱切; 《集韻》:顙旱切,𡘋音𠍘〔㊟ 《集韻》字作「𠍘」。 《集韻》「𢿱」:顙旱切……隷作「散」;又,𢽳,通作「散」。「繖」,亦作「𠍘」。案,𢿱即𢿨,𢽳即㪔,𢿨、㪔同〕──㪔,通作散。 《易・說卦》:風以散之。 《禮・曲禮》:積而能散。 義 又,《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 【註】散,放也。 義 又,《博雅》:布也。 《廣韻》:散,誕也。 《增韻》:又,宂散、閒散。 《韻會》:不自檢束爲散。 《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 【註】不在可用之數。 義 又,姓。 《書・君奭》:有若散宜生。 【傳】散氏,宜生名。 音 又,酒尊名。 《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 【註】漆尊也,無飾曰散。 《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 【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 《禮・禮器》:賤者獻以散。 【註】五升曰散。 【按】《周禮》《儀禮》《禮記》,《釋文》𡘋音素旱反,《韻會》獨引此條入去聲,非是。蓋上、去二聲可通讀也。 義 又,藥石屑曰散。 《後漢・華陀傳》:漆葉靑䴴散。 義 又,琴曲名。 《晉書・嵆康傳》有〈廣陵散〉。 音 又,《廣韻》:蘇旰切; 《集韻》《韻會》:先旰切,𡘋音鏾──義同。 音 又,《集韻》:相干切──與跚同。 《史記・平原君傳》:槃散行汲。 【註】《索隱》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