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峒 |
释义 | 峒06156![]() 音 《廣韻》《正韻》:徒紅切; 《集韻》《韻會》:徒東切,𡘋音同──崆峒,山名。本作空桐。 《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 【註】戴猶値也。一作空同。 《莊子》司馬彪:【註】空同,當北斗下山也。 《前漢・武帝紀》:踰隴登空同,今作崆峒。 《唐書・地理志》:崆峒在岷州溢洛縣。 《史記》【註】:在隴右。 〈雍州〉:錄在原州高平縣,卽筓頭山,涇水發源;今平凉府西,卽崆峒山,有廣成子宮。 音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徒弄切,音洞──山穴也。一曰嵾嵳不齊也。 音 又,《五音集韻》:在孔切,音董──山穴。通作洞。 音 又,叶徒黃切,音唐。 〈道藏歌〉:綠蓋協晨霞,靑輧擲空峒;右揖東林帝,上朝太虛皇。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