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殊 |
释义 | 殊13236![]() 音 《唐韻》:市朱切; 《集韻》《韻會》:慵朱切; 《正韻》:尚朱切,𡘋音殳。 《說文》:死也。漢令曰:蠻夷長有罪,當殊之。 《莊子・在宥篇》:殊死者相望也。 【註】《廣雅》曰:殊,斷也。司馬云:決也。一曰誅也。 《字林》云:死也。 《前漢・宣帝詔》:赦殊死以下。 義 又,絕也。 《前漢・宣帝詔》:骨肉之親,粲而不殊。 【師古註】粲,明也;殊,絕也──明於仁恩,不離絕也。 《前漢・韓信傳》:軍皆殊死戰。 【師古註】殊,絕也,謂決意必死。 義 又,斷絕也。 《左傳・昭二十三年》:斷其後之木而弗殊。 義 又,傷而未絕也。 《史記・蘇秦傳》:齊大夫與蘇秦爭寵,使人刺蘇秦,不死,殊而走。 義 又,別也、異也。 《易・繫辭》:天下同歸而殊塗。 《禮・大傳》:殊𡽪號,異器械。 義 又,過也。 《後漢・梁竦傳》:母氏年殊七十。 【註】殊,猶過也。 義 又,語詞。 《詩・魏風》:殊異乎公路。 義 又,殊庭,蓬萊仙人庭也。 《前漢・郊祀志》:將以望祀蓬萊之屬,幾至殊庭。 音 又,叶時流切,音酬。 𨻰琳詩:沈淪衆庶閒,與世無有殊;紆鬱懷傷結,舒展有何由。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