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岸 |
释义 | 岸06132![]() 音 《唐韻》:五旰切; 《集韻》:魚旰切; 《韻會》:疑旰切; 《正韻》:魚幹切,𡘋音犴。 《說文》:水厓而高者。 《爾雅・釋地》:望厓洒而高岸。 【註】厓峻而水深曰岸。 《詩・衞風》:淇則有岸。 〈小雅〉:高岸爲谷。 義 又,階也。 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 【註】襄,高也。岸,殿階也。 義 又,魁岸,雄傑也。 《前漢・江充傳》:爲人魁岸。 【註】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 《唐書・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 義 又,道岸。 《詩・大雅》:誕先登于岸。 【註】道之極至處也。 義 又,露額曰岸。 《後漢・馬援傳》:帝岸幘見援。 義 又,獄名。 《詩・小雅》:宜岸宜獄。 【註】鄕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 《韓詩》作犴。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