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歉 |
释义 | 歉12975![]()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苦簟切,音嗛。 《說文》:食不滿也。 《博雅》:少也。 《宋書・明帝詔》:歲久不登,公私歉敝。 《文中子・立命篇》:仁生於歉,義生於豐。 義 又,《玉篇》:恨不出也。 音 又,《廣韻》:苦減切; 《集韻》:口減切,𡘋音槏;又,《唐韻》《集韻》《韻會》𡘋口陷切,音䫡──義𡘋同。 《博雅》:貪也。一曰歉喙。 音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詰念切,音傔──義同。 韓愈〈喜侯喜至〉詩「孟生去雖索,侯氏來還歉」,叶上店、驗,下豔、贍。 義 《正字通》:經傳子史歉、嗛、傔、謙、慊、愜、嫌差互各出,無定詁。 《孟子》吾何慊乎哉,《榖梁傳》一榖不升謂之嗛,則以慊、嗛爲歉; 《大學》此之謂自謙,則以謙爲慊; 《漢書・文帝詔》人民未有㥦志,《史記》作嗛志,則以嗛爲㥦;相如〈封禪書〉陛下嗛讓弗發,則又以嗛爲謙; 《孟子》行有不慊於心則餒,則又以慊爲愜; 《呂覽・知士篇》可以傔齊貌辨者吾無辭爲也,則又以傔爲慊; 《荀子》信而不處謙,則又以謙爲嫌。諸如此類,皆傳寫錯亂,義難强通。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