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割 |
释义 | 割01652 古文: 㓣 𠛷 𠛛![]() 音 《唐韻》:古達切; 《集韻》《韻會》《正韻》:居曷切,𡘋音葛。 《說文》:剝也。从刀,害聲。 《爾雅・釋詁》:割,裂也。 【疏】謂以刀裂之也。 《玉篇》:截也。 《禮・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大學,天子袒而割牲。 《左傳・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義 又,《前漢・揚雄傳》:東方朔割名於細君。 【註】師古曰:割,損也。 義 又,《廣韻》:害也。 《書・堯典》:洪水方割。 〈大誥〉:天降割于我家。 義 又,分也。 杜甫〈望嶽〉詩:造物鍾神秀,隂陽割昏曉。 【註】言崑崙山日月相隱避爲光明。割者,分也。 音 又,叶吉列切,音孑。 韓愈〈張徹墓誌銘〉:世顧慕以行,子揭揭也;噎喑以爲生,子獨割也;爲彼不淸,作冰雪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