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別 |
释义 | 別01495 古文: 𠔁![]() 音 《唐韻》:方別切; 《集韻》《韻會》:筆別切; 《正韻》:必列切,𡘋鞭入聲。 《說文》:分解也。 《玉篇》:分別也。 《增韻》:辨也。 《禮・曲禮》:日月以吿君,以厚其別也。 《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 【疏】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 《淮南子・齊俗訓》:宰庖之切割分別也。晉仲長敖〈覈性賦〉:同稟氣質,無有區別。 義 又,傅別,謂券書也。 《周禮・天官・小宰》八成:聽稱責以傅別。 【註】鄭曰:爲大手書於一札,中字別之。 音 又,《唐韻》《集韻》《韻會》:皮列切; 《正韻》:避列切,𡘋便入聲。 《玉篇》:離也。 《增韻》:解也、訣也。 江淹〈別賦〉:黯然銷䰟者,惟別而已矣。宋謝惠連〈夜集歎乖〉詩:詩人詠踟躕,搔首歌離別。 梁荀濟〈贈隂梁州〉詩:已作金蘭契,何言雲雨別。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