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凡 |
释义 | 凡01369![]()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符咸切,音帆。 《說文》:最括也。 《玉篇》:非一也。 《廣韻》:常也、皆也。 《正韻》:大概也。 義 又,《前漢・揚雄傳》:請略舉凡。 【註】師古曰:凡,大指也。 杜預〈《左傳》序〉:發凡以言例。 義 又,《玉篇》:計數也。 《前漢・石奮傳》:凡號奮爲萬石君。 【註】師古曰:凡,最計也;總合其一門,計五人爲二千石,故號萬石君。 義 又,最凡,諸凡之最目也。 《周禮・天官・司會》【註】:書謂簿書,契其最凡也。 〈小宰〉。 【疏】凡要亦是簿書,如今印契,其凡目所最處印之。 義 又,輕微之稱。 《廣韻》:凡,輕也。 《孟子》: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 義 又,國名,在濬州。 《春秋・隱七年》:天王使凡伯來聘。 《左傳・僖二十四年》:凡、蔣、郉、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義 又,姓。 《韻會》:周公凡伯之後。 音 又,叶符筠切。 崔駰〈達旨〉:高樹靡隂,獨木不林;隨時之宜,道貴從凡。 【註】凡,常也。 卷別:考證・子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71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0 頁,第 4 字 【考證】① 《周禮・天官・司會註》謂簿書,挈其最凡也。謹照原文,「謂字」上增「書」字。挈字改契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