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椶 |
出处 | 【辰集中】【木字部】 |
释义 | 【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正韻】祖東切,𠀤音騣。《石鼓文》作𣞡,俗作棕。【說文】栟櫚也。可作萆。張揖曰:本高一二丈,旁無枝,葉如車輪,皆萃于木杪,其下有皮,重疉裹之,每皮一匝爲一節,花黃白,結實作房如魚子狀。【山海經】石脃之上,其木多椶。【玉篇】椶櫚,一名蒲葵。 又椶竹,亦竹類。【益部方物記】有皮無枝,實中而榦。 又崖椶,草名。【蘇頌·圖經】狀似椶,有葉無花,采根治勞傷,效。俗作㯶,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