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窳 |
出处 | 【午集下】【穴字部】 |
释义 | 【唐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𠀤庾上聲。【說文】汚窬也。器空中。亦病也,惡也。惰也。【史記·五帝紀】器不苦窳。又【貨殖傳】以故呰窳。【徐廣曰】呰窳,茍且惰懶之謂。 又弱也。【枚乗·七發】手足惰窳。【李善註】窳,弱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朔方郡有窳渾縣。又【西域傳】康居有小王五,三曰窳匿王,治窳匿城。【山海經】汾水出上窳北,而西南注河。 又獸名。【山海經】少咸之山,有窫窳,咸山有合窳,皆人面獸,食人。 又【字彙補】容朱切,音兪。鄕名,在絳。 亦通作愉。【爾雅·釋詁】愉,勞也。【註】勞苦者多惰愉。今字或作窳。 又【集韻】與窪同。 又烏瓜切,音蛙。汚衺下也。與窊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