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羡 |
出处 | 【未集中】【羊字部】 |
释义 | 【佩觿】以脂切。江夏地。與羨異。【前漢·地理志】江夏郡沙羨。【註】晉灼曰:音夷。 (羨)【廣韻】【集韻】【正韻】𠀤似面切,音䢭。【說文】貪欲也。从㳄,从羑省。【詩·大雅】無然歆羨。【註】無是貪羨。 又【廣韻】餘也。【詩·小雅】四方有羨。【傳】羨,餘也。【箋】四方之人,盡有饒餘。【史記·貨殖傳】時有奇羨。【註】奇羨,謂時有餘衍也。 又【周禮·春官·典瑞】壁羨以起度。【註】鄭司農云:羨,長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功羨於五帝。【註】羨,溢也。 又【廣韻】人姓。【史記·秦始皇紀】入海求羨門高誓。【註】羨門,古仙人。 又【集韻】【類篇】【韻會】𠀤延面切,音衍。【韻會】以淺切,音演。義𠀤同。 又【集韻】夷然切,音延。埏或作羨。墓道也。【史記·衞世家】共伯入,釐侯羨自殺。【註】索隱日,羨音延,墓道。 【集韻】俗作㵪,非是。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