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歍 |
出处 | 【辰集下】【欠字部】 |
释义 | 【唐韻】哀都切【集韻】汪胡切,𠀤音烏。【說文】心有所惡,若吐也。一曰口相就也。【揚子·太𤣥經】七脂牛正肪,不濯釜而烹,則歐歍之疾至。【註】歐歍,吐逆聲。【山海經】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其所歍所尼,卽爲源澤。【註】郭璞曰:歍,嘔,猶噴叱。尼,止也。【集韻】亦作嗚。歍欽猶歍𣤶。【通雅】《伯牙·水仙操》云:歍欽傷宮仙不還,《伯姬引》亦用歍欽何辜。《說文》歍𣤶,歍卽嗚。 又【古音獵要】歍音鴦。歍唈,失聲也。【淮南子·覽冥訓】雍門子撫心發聲,孟嘗君爲之增欷歍唈。【註】歍唈,音鴦遏。【謝朓·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牋】岐路西東,或以歍唈。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