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瞒 |
出处 | 【午集中】【目字部】 |
释义 | 【唐韻】母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𠀤滿平聲。【說文】平目也。【徐曰】目瞼低也。杜林曰:目眥平貌。 又【廣韻】目不明也。【荀子·非十二子篇】酒食聲色之中,則瞞瞞然。【註】閉目貌。 又匿情相欺亦曰瞞。【汲冢周書】淺薄閒瞞,其謀乃獲。 又人名。【魏志·武帝紀】太祖姓曹諱操,小字阿瞞。 又鄋瞞,長翟國名。【左傳·文十一年】鄋瞞侵齊。 又城名。【舊唐書·地理志】西域於解蘇國所治,治數瞞城,置以其王領之。 又姓。【風俗通】荆蠻之後,本姓蠻,後爲瞞氏。 又【集韻】謨奔切,音門。慚貌。【莊子·天地篇】子貢瞞然慙。【註】又音蠻。 又母版切,蠻上聲。義同。 又母本切,門上聲。暗也。 【正字通】瞞與樠別,韻會引莊子,以爲門戸則液瞞,謝惠連詩:永保液瞞。叶音綿,不知莊本作樠,以瞞爲樠,誤。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