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詖 |
出处 | 【酉集上】【言字部】 |
释义 | 【唐韻】【集韻】【韻會】𠀤彼義切,陂去聲。【說文】辯論也。【廣雅】慧也。【玉篇】佞諂也。【廣韻】譣詖也。【詩·周南·卷耳序】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釋文】詖,妄加人以罪也。崔云:險詖,不正也。【孟子】詖辭知其所蔽。【註】詖,偏陂也。【前漢·敘傳】趙敬險詖。【師古註】詖,辯也。一曰佞也。 又【正韻】兵媚切,悲去聲。義同。 又【六書故】與陂通。【荀子·成相篇】讒人罔極,險陂傾側。【註】陂與詖同。 又【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糜切,𠀤音陂。又【正韻】逋眉切,音悲。又【集韻】滂禾切,音坡。義𠀤同。 考證:〔【詩·周南·卷耳序】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箋】詖,妄加人以罪也。〕 謹照原書箋改釋文。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