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醮 |
出处 | 【酉集下】【酉字部】 |
释义 | 【唐韻】【集韻】𠀤子肖切,音釂。【博雅】醮,祭也。【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可醮祭而致。 又【說文】冠娶禮祭。【禮·冠義】醮於客位。【疏】酌而無酬酢曰醮。又【昏義】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註】父醮酌子命往迎婦,以男當倡導其女也。 又盡也。【爾雅·釋水】水醮曰厬。【疏】醮,盡也。【荀子·禮論篇】利爵之不醮也。【註】謂祭祀告利成,其爵不卒奠於筵前也。又【正字通】凡僧道設壇祈禱曰醮。【張端義·貴耳集】徽考寶籙宮設醮,一日親臨之,道士伏章久乃起。上問故,對曰:適至上帝所,値奎宿奏事,畢,章始達。上問奎宿何神。曰:本朝蘇軾。是後謗議者言皆不入,雖道流之說出于戃怳,然不爲無補也。 又【五音集韻】昨焦切,音樵。與憔同。【莊子·盜跖篇】滿心戚醮。【註】醮,卒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