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卽 |
出处 | 【子集下】【卩字部】 |
释义 | 〔古文〕皍【唐韻】子力切【集韻】【韻會】【正韻】節力切,𠀤音稷。【說文】卽食也。一曰就也。【徐曰】卽猶就也。就食也。【前漢·高帝紀】使陸賈卽授璽綬。【註】師古曰:卽,就也。又【玉篇】今也。又【爾雅·釋詁】卽,尼也。【註】尼,近也。【疏】卽今相近也。又【前漢·西南𡗝傳】卽以爲不毛之地,無用之民。【註】卽,猶若也。又卽卽,充實也。【前漢·禮樂志·安世房中歌】磑磑卽卽,師象山則。【註】積實之盛,類于山也。又通作則。【前漢·王莽傳】應聲滌地,則時成創。【註】則時,猶卽時也。又燭炬之燼曰卽。【管子·弟子職】右手執燭,左手正櫛。《檀弓》註櫛作卽。又姓。【廣韻】風俗通有單父令卽費。又漢複姓,有卽墨成。又【集韻】隷作卽。【玉篇】今作卽。𤆽从火从収。 考證:〔【管子·弟子職】左手執燭,右手執卽。【註】卽,作焱。〕 謹照原文左手執燭改右手執燭。右手執卽改左手正櫛。卽作焱非管子註文,惟禮記檀弓註引作卽。謹改爲檀弓註櫛作卽。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