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褐 |
出处 | 【申集下】【衣字部】 |
释义 | 【唐韻】胡葛切【集韻】【韻會】【正韻】何葛切,𠀤音曷。【說文】編枲韈也。 又【詩·豳風】無衣無褐,何以卒歲。【註】褐,毛布也。 又【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註】褐,麤布也。 又【荀子·大略篇】衣則豎褐不完。【註】豎褐,僮豎之褐。 又【左傳·哀十三年】余與褐之父睨之。【註】褐,寒賤之人也。 又人名。【吳越春秋】晉令童褐請軍。 又複姓。【通志·氏族略】《古今人表》有司褐拘。又有司褐扶,楚靈王大夫,見《韓子》。 又【韻補】胡結切,音纈。【白居易詩】閒將酒壷出,醉回人家歇。野食或烹鮮,寓眠多擁褐。 又【集韻】居曷切,音葛。同𧝶,麤衣也。 【類篇】或作𧝽。 考證:〔【吳越春秋】晉令童褐請年。〕 謹照原文年改軍。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